简单来说,电子竞技之所以涉及劳动者,是因为职业电竞选手、教练、分析师等工作者的活动完全符合现代劳动关系中“劳动者”的核心特征:他们通过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,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,为雇主(俱乐部)创造价值并以此获取报酬。
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电子竞技从业者是“劳动者”:
9国际站备用传统的劳动定义包括:
* 谋生手段:从事该活动以获得主要生活来源。
* 职业性:具有相对稳定性,是一种社会分工中的特定角色。
* 受雇性/组织性: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,服从管理和安排。
电子竞技完全符合这些特征:
* 谋生手段:顶尖职业选手的工资、奖金、直播合约、商业代言是其主要的,甚至是巨额的收入来源。对于普通俱乐部的队员和工作人员来说,薪资是他们维持生活的生活的根本。
* 职业性:“职业电竞选手”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职业头衔。他们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路径(青训队→二队→一队→退役转型),是社会分工中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的一部分。
* 受雇性/组织性:选手与俱乐部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,遵守俱乐部的管理制度(如训练时间、作息规定、言行规范),接受教练和管理层的指挥。
在法律上,判断是否为“劳动者”,关键在于是否具有“具有“从属性”。
* 人格从属:雇员需服从雇主的工作安排、指挥和监督。
* 在电竞领域:选手:选手必须参加俱乐部安排的每日高强度训练赛、战术复盘、体能锻炼;必须听从教练的战术布置;在比赛中必须服从团队的决策。他们的个人行为(如直播、代言、言论)也常常受到合同的约束。
* 经济从属:雇员使用雇主提供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,其劳动成果归属于雇主。
* 在电竞领域:选手使用俱乐部提供的昂贵电脑设备、训练基地、后勤支持(经理、领队、厨师等)。他们所取得的比赛成绩和荣誉,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价值和商业收入,主要归属于俱乐部这个集体。
* 组织从属:雇员被纳入雇主的生产组织体系,成为该组织的一部分。
* 在电竞领域:选手是俱乐部这个“企业”或“组织”的核心成员,他们的劳动是整个俱乐部运营和盈利的基础。
很多人误以为“打游戏=玩”,但这忽略了其专业性:
* 极高的脑力劳动:
* 战术设计与执行:需要记忆海量的英雄技能、地图信息、装备数据;理解复杂的版本更新和游戏机制。
* 瞬间决策能力:在毫秒之间分析战场形势,做出最优判断。
* 团队协作与沟通:五人团队需要无缝配合,如同一个精密仪器。
* 巨大的体力消耗:
* 每天进行超过10小时的高强度训练,对手、眼、脑的协调性是极大的考验。
* 长期训练会导致职业病,如手腕腱鞘炎、颈椎、颈椎腰椎劳损、视力下降等。
* 比赛时精神高度紧张,心率飙升,体能消耗巨大。
* 严格的纪律性:与传统运动员一样,他们的饮食、作息、训练计划都有严格规定,并非随心所欲的娱乐。
随着行业的发展,其合法性已被广泛承认:
* 国家认证: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体育产业统计分类》将“电子竞技”列为职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颁布了“电子竞技员”、“电子竞技运营师”等新职业标准。
* 法律关系明确:正规的电竞俱乐部都会与选手签订劳动合同,依法缴纳社会保险(五险一金),这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双方的劳动关系。
* 工会与维权:在一些国家和地区,已经开始出现电竞选手工会,旨在维护选手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如最低工资、合理转会制度、保障休息时间等。
将电子竞技视为单纯的“玩游戏”,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专业化、制度化、高强度劳动的误解。当一种游戏活动发展到以下阶段时,它就成为了劳动,参与者也就成了劳动者:
> 它被置于一个商业化、组织化的体系中,参与者通过出卖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时间,服从管理,以换取薪酬,并为资本方(俱乐部)创造剩余价值。
电子竞技是劳动者的,是因为它以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,将人的智力、体力、反应力和团队协作力商品化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力市场和生产关系。 职业电竞选手,就是数字经济时代和文化产业中新型的、典型的劳动者。
